查找
首页 >> 文件库 >> 1993 >> 中少发

中少发[1993]10号 关于印发全国少工委第四次全委扩大会文件的通知

来源:  2017-04-25 17:03:2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工委,全国铁道团委学校部:

  1993年10月29日至31日在昆明召开了全国少工委第四次全委扩大会。这次全委扩大会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探讨了少先队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划了少先队工作新的战略布局,制定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团中央第一书记、原全国少工委主任李克强同志为全委扩大会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会上,全国少工委主任袁纯清同志做了《面向新世纪,开创少先队工作新阶段》的讲话,全国少工委副主任曹东新同志做了《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构建少先队事业发展新格局》的工作报告。现将信件、讲话、报告印发给你们,希望认真学习,领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共同为少先队工作开创新局面努力奋斗。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李克强同志给全国少工委第四次

全委会会议代表的一封信

 

参加少工委全会的各位同志:

  本想来参加这次全会,既可以和同志们见面,又能够在一起探讨如何使少先队工作再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更重要的是,有必要向同志们致谢,感谢你们在我担任少工委主任不太长的时间里所给予的全力支持。很遗憾,因为另有任务,只能向全会请假,希望得到同志们的谅解。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少工委会是在1991年秋季。在山西太原,我第一次有机会比较广泛并相对深入地接触到专门从事少先队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许多长期将心血倾注于少先队事业的老同志,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同志们对少先队事业的热忱、倾心,以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触动了我的心灵。这种对我们共和国最年轻一代所投入的爱心,对我们民族未来所抱有的希望,的确使我感动,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当同志们推举我担任少工委主任时,我心中产生的信念就是,要尽我所能,与同志们一起,与所有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们携手同心,去推进少先队事业,去护育我们民族未来希望的生长,如稍有懈怠,则是一种失职。

  现在团中央书记处的分工又作了调整,我不再直接分管少先队工作,但仍在团中央工作岗位上,少工委同志们的热情会始终感染着我。我在这里辞去少工委主任的职务,但我不会也不能辞去对少先队工作所负有的责任,而且应当与团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一起,为这项神圣事业的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

  这里我特别向同志们介绍一下袁纯清同志。团中央书记处决定由他分管少先队工作,推荐他出任少工委主任,我认为这是非常合适的选择。袁纯清同志长期从事学校共青团工作,在过去的工作中一直与少先队有着天然的联系。他经验丰富,有创造性,我真诚地希望他在这个岗位上比我干得更好。请同志们象支持我一样支持他的工作。

  愿这次少工委全会开成一个再上新台阶的动员会。少先队工作应当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服务,也应当在这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应当具有战略性的眼光,要用办事业的办法来办少先队事业。21世纪已经迫近,加快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加大它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的工作力度,这不仅是少先队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对民族的未来所应负有的责任。团中央书记处十分希望看到少先队工作新局面的早日出现。

  最后,向同志们再一次表示感谢,并请转达我对所有辛勤工作、忘我奉献的辅导员们的诚挚问候!

  李 克 强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面向新世纪,开创少先队工作新阶段

——在全国少工委第四次全委扩大会上的讲话

袁 纯 清

1993年10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全会召开的非常重要,具有阶段性的意义,因为今年我们刚开过团的十三大,十三大确定的少先队的工作任务需要我们这次全委会来研究落实,这是第一。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少先队的组织和工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研究少先队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第三,今年中央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事关教育全局的纲领性文件,少先队有一个与此相衔接相一致开展工作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这样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来召开这次全委会的,因此它具有阶段性意义。那么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正如李克强同志在给此次全会的信中所说的,二十一世纪已经迫近,加快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加大它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的工作力度,这不仅是少先队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对民族的未来所应负有的责任。团中央书记处十分希望看到少先队工作新局面的早日出现。我理解,就是要按照跨世纪的要求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新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跨世纪人才。围绕这一主题,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正确分析和看待形势,振奋精神,鼓舞信心,把握机遇,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新阶段。

  一段时间以来,团队干部队伍中,议论最多的是改革与发展给少先队工作带来的种种冲击和挑战,究其实质是对少先队所处的形势的看法问题。如何分析和看待形势,是我们信心的基础,也是决策的依据。我认为,第一,少先队正处在转折发展的好时期。下这样一个结论是有其实际依据的,前不久团中央组织了一百多名干部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后来书记处认真组织研究了这次调查的成果,认为目前团队组织和团队工作正处于转折和发展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大的时代背景来讲,经济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政治体制以及相关的上层建筑也在适应这种转变,从整体上说,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对少先队说,这种转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干部队伍和组织正在受到改革与发展的考验,二是少先队工作的内容、方式、模式正在受到检验,正是这种考验和检验,推动着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工作在继承中走向新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少先队的转折和挑战是必然的。其一,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少先队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挑战,引起变革。其二,从教育本身讲,我国教育的一个变革性趋势就是教育的进一步社会化,这种趋势对少先队在计划体制下的工作模式也必然会提出挑战。其三,过去计划体制下配置资源所产生的少先队工作的依托及相关方式必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转变,因此带来的挑战也是必然客观实在,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望而却步,相反要敢于正视和面对,才有可能勇而向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第三,挑战具有革命性、进步性。我们不仅要看到挑战和转折的客观性,更要看到它的革命性即进步性意义,这是少先队能在挑战和转折中得到新的发展的源泉和原动力。挑战和转折的革命性意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从政治学的角度讲,由改革所引起的挑战是一种动力。邓小平同志讲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使对改革的理解具有一种全新的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从哲学的角度讲,这种挑战的革命性就在于它的辩证性,体现在否定之否定上。考验和检验如同洗礼,是一种扬弃进而带来新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与成功同在。每一个挑战后面都隐含着一个机遇,每一个困难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在等待。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有二点,一是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必然为上层建筑、精神文明、少先队工作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二是改革和发展为团队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工作空间,因而工作领域不是缩小了,而是工作的舞台越来越大。

  第四,挑战中团队工作具有的优势。第一点,具有社会优势。对少先队来讲,就在于它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教育在我国是处于战略发展地位,与此相联系,自然就构成了少先队的社会优势,教育越发展少先队应越益受到社会重视,其工作条件和环境就会越加改善。第二点,具有历史优势。少先队的历史优势就在于它是具有四十四年光荣历史的组织,而且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其独具的历史影响力。大家都知道,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星星火炬的队旗光华照人,它的光荣与贡献同样铸入我国革命与建设的编年史中。少先队这种独特的历史优势是我们新的发展的宝贵资源。第三点,具有组织优势。这不仅在于少先队拥有一亿三千万少先队员,更在于它具有从中央到地方、到学校,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完整系统,这在全国众多的群团组织中是不多见的。第四点,具有资源优势,体现在少先队有一支庞大的、兢兢业业富有热情的辅导员队伍,有众多的少年儿童刊物,有为数很多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有个统计数字可以说明问题,我国有一万多所少年宫(家、站)、少儿活动中心,两千多所少年军校,有三百七十多万大、中队辅导员,其中大队辅导员七十万,校外辅导员一百五十万,而离退休干部和解放军同志又占了其中的大多数,有三十多家少先队理论研究机构,二十多家有关少先队的学术刊物,二百多家少儿报刊,有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少儿报刊工作者协会,最近又要成立校外教育工作协会。第五点,具有政治优势。这不仅在于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而且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先队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全团带队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和政府更需要少先队在培养引导少年儿童中发挥作用。

  第五,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机遇感。目前少先队干部整体上讲是困惑忧虑与积极思考与探索并存,对此我说三句话,即困惑可以理解,忧虑蕴含责任,探索才有前途。因为在转折时期产生一些困惑是一种正常现象,忧虑说明了对少先队发展的关心,有它积极的一面,当然最终还是要探索、要奋斗,才能有光明的前途。我们讲责任感,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少年,他们可以说是新时代的生长点和未来世纪的支撑点,是属于人才大厦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应有责任感。讲紧迫感,主要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展示的是竞争的环境,不竞争就会不进则退。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新空间、新领域,你不去开创、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谁见识早,行动快,措施得力,谁就占有优势,因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另外,我们也要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机遇感。回顾团队工作的历史,我们也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

  第二个问题,按照教育“三个面向”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拓新少先队工作的内容和领域。

  第一,少先队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趋势性变化的要求。基础教育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的教育主要侧重以考试来取舍和评价学生,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不完善的,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已经提上教育日程。二是由封闭教育走向开放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已经被现代教育所接受。教育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社会实践应该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学的实践活动和少先队的劳动实践活动,都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赞同和认可,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三是由知识性教育向注重能力教育转化。过去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对学生如何学习、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注重不够,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作为主体存在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对策能力,即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由客体教育向主体教育转化。我们不仅要将少年儿童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更应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正是教育趋势性变化的要求推动着少先队教育的更新和发展。

  第二,少先队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一,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观念形态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也就是说有一些新的观念要进入社会价值体系中来,诸如竞争、社会公正、自强自立的主体性观念、正当利益要求的观念、社会契约观念等,都会进入到社会正常的价值体系中来。其二,选择人才的机制正发生着变化,由过去计划分配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上来。过去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获得一份文凭就获得了一份工作,以后就不会这样了。你培养的学生合格不合格,能不能有用,受不受社会欢迎,要由社会作出选择评价。这要求我们要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以社会整体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三,人的素质内涵发生了变化。过去人的素质内涵要求比较简单,在现实生活中学文的不知理,学工的不会文,专业面比较窄,这种现象比普遍。现在要求的是全面素质的提高,即培养复合型人才。现代社会要求理工科学生懂些文史的知识,文史的学生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否则怎么能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呢?第三,少先队的教育要全面体现少先队组织的属性。《团章》规定: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我理解这段话,认为少先队的属性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性,体现在它是学习的学校;二是群众性,体现在所有到了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都可以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是政治性,体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准备。四是社会性,它不是一个学术性或联谊性的团体,它培养人,直接为社会服务。

  根据这一理解,少先队应在深化指导思想上明确三点:第一点,少先队不是单纯从事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而应该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全面素质服务。为什么呢?除了刚才讲的四点外,还应对这两个问题做深刻理解。一是“共产主义”,它不单纯是一个政治概念,列宁讲共产主义=苏维埃+普鲁士的铁路+美国的电气化,所以它是一个复合概念。二是对“预备队”的理解,“预备队”是完整的概念,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担当起预备队的重任。第二点,少先队组织应该根据特性找到自身位置。我们不是教育行政机关,而是具有教育性的群众组织,“群众”二字就是我们的位置。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在教育上我们是“助手”,我们是整个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第三点,根据自身的属性,在“少年儿童”四个字上寻求自己的工作特色,开展工作。基于以上理解,少先队工作的定位应当是:素质培养应当是少先队的主要任务,能力培养应当是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实践应当成为少先队的主要工作方式。

  正是基于教育的种种趋势性变化,按照跨世纪的要求,根据少先队组织的特性,针对我们目前工作的现实,经过反复研究,并经书记处同意,我们制订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生存与发展跨世纪行动计划》,提请全委扩大会议讨论。取雏鹰这样一个名字既形象又富有寓意,象征着未来二十一世纪将是雄鹰展翅,拼击长空。这个计划是少先队工作在新的条件下培养少年的全新素质的一个主要而又重大的举措,是少先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具有全面性意义主攻方向,是少先队工作有新的发展的一场攻坚战,同时也是我们所提出的劳动实践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我认为这个《计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很强的基础性,它和少年儿童的成长相关又能为他们接受,并且是他们必须应该具有的意识和技能。二是广泛的群众性,它不是“明星制”而是“群星制”,让绝大多数甚至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要让人才辈出。三是鲜明的时代性,这个《计划》提出的实际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即从小开始就让孩子们学会生存,自律自立自强;学会服务,富于爱心,乐于助人;学会学习,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会创造,养成追求真知的品格;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初步技能,进而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基础。四是明显的可操作性,为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的两张皮的问题找到了抓手,使教育有形化。五是结构上的系统性,它把德、智、体、美、劳和科技、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全部包容在《计划》中,分门别类按照发展规律递进式地排列加以实施。六是内容上的综合性,集思想教育、能力训练、知识培养于一体,目的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七是实际的可行性,上海等地已有实在的经验可资证明。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思想教育与《计划》的关系问题。我担心有的同志产生误解,搞生存与发展是什么意思?发展好理解,生存这个词觉得有点新,生存在这里不是指一种生命的存在,而是指如何适应和驾驭现实生活,成为环境的主人。另外生存与发展教育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从思想教育的意义上讲,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依托,这就是《计划》把思想教育更加具体化,使之更加具有渗透性、融汇性。比如,我们不少的孩子缺乏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少年儿童的自信和热情,使他们获得进取的动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使孩子们养成健全的个性心理,克服依赖感,培养对自身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心理品格。对自身的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求的“互助”、“服务”,正是要养成对社会集体的一种责任。我们要求“尊敬父母”,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发扬。我们要求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正是为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提供现实的途径。我们开展科技活动,正是要培养他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可以说,只要能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完全能够达到思想教育、知识培养、能力训练的综合目的。当然,《计划》不能涵盖或包容我们少先队的其他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反,我们还应深化和加强,使之更加生动活泼,富于实效。目前这个计划虽然还很粗糙,但立意是好的,基本框架是好的。我希望第一,大家提出建设性意见来,使之完善。第二,要按这个基本思路去探索、实践。第三,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做出实际的成效。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责任和胆气,我们是在做一项面向新世纪的创造性工作,我们的热情、智慧结出的将是丰硕的人才之果。

  第三个问题,以办事业的思路和办法来发展少先队,使少先队的发展形成雄厚的事业基础和强有力的物质依托,形成自主运转的良性机制。这样提的原因有三:第一,目前社会激励机制变为更多地靠利益驱动。现实地讲,少先队组织为少年提供的服务越多,提供的成长机会越多,越具有凝聚力。第二,教育的“刚性”要求。体现在教育方式和媒体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现在现代教育手段有形化,如电视、广播,并不是只靠作个报告就可以了。就少年的素质提高而言,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物质手段,如学习音乐需要乐器,学习美术需要画笔、颜料、纸张,学习制作需要工具和材料等等。第三,共青团、少先队要着眼于建设。建设的观点应该成为全团的共识、少先队工作者的共识。

  怎样以办事业的思路和方法做少先队工作呢?第一要虚功实做,建立有形的依托。过去我们主要采取社会动员的工作方式,往往搞一些重形式,重轰动的活动,短期行为较多,明显地存在着缺陷,需要加以改变,所以要建立有形的依托,以形成长期效应。《计划》要求建立的达标规范,健全奖励机制,建设各种基地,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二,改变现有少先队组织建设的线性结构为网络式结构,除了自上而下的机构外,还要建立各种协会,形成纵横交错,优势互用互补的联动的机制。第三要内引外联,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实现最佳效益。我们有不少少儿报刊分散而不集中,大量社会资源闲置或者效益很低,我们必须要有结构优势的概念,有一加一大于二的观念,把这些可利用的资源联结起来。第四,营造少先队中介性、服务性机构。这就要凭借社会力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团中央书记处十分重视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决定成立“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先行进行筹备,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造成较强的少先队工作的事业基础,以为少先队事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第四个问题,强化全团带队的思想,加强领导,为少先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经济支持,造成少先队大发展的良好条件。

  在这方面我讲五点:第一,作为一级组织,少工委不能取消,有关编制问题,兼职可以增多,专职要稳定。第二,积极鼓励团的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兼任少工委主要负责人。第三,加强少先队工作领导的合力。团中央将成立少先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我来当组长,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所、辅导员杂志等有关的负责同志做成员,集中研究决策少先队的一些重大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合力。各团省、地、市委也可以考虑这些方面的工作。第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我们既要寻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帮助辅导员提高素质,素质高了,工作才能有成绩,有发展。有作为才能有地位,也才能成为专家、人才,才能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办好培训班。第五,加强理论研究,一方面提高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有很多新的生长点,缺乏理论归纳,所以我希望大家多读书,多思考,多调查研究,兴理论研究之风,创造出新的理论,为少先队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

  最后,我还要强调,我们要高举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旗帜,要有围绕全局,面向未来的眼界,要有在继承中扬弃和发展的胆略和气魄。总之,我们的成绩和经验构造了我们的发展基础,需要的是我们要努力开拓,共图发展,一个新的局面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形成。

 

统一思想 明确责任

构建少先队事业发展新格局

曹 东 新

 

同志们:

  全国少工委第四次全委扩大会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在党中央关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调整充实了全国少工委的领导机构,听取了袁纯清同志的重要讲话,讨论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少先队的发展思路。这是开创少先队光明前景的决策会,是少先队工作改革实现重要突破的动员会。现在,我就落实新年度工作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蓬勃发展的事业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少先队工作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得到蓬勃的发展。

  标志之一:劳动实践活动逐步普及、深入。劳动实践作为少先队组织的重点活动,不仅在组织内部广泛地铺开,在社会上也已呈现出被普遍认同和支持的良好势头。其作为少先队员健康成长基本途径的作用已被肯定。各级组织在广泛宣传,深入指导的基础上,坚持活动同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紧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同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相吻合,着眼于提高全面素质;坚持以科学实践为重点,增强了活动的时代性;坚持活动与建设相促进,大批基地相继建成。许多地区精心组织和创造性设计了符合本地特点的活动,使劳动实践活动广泛深入并取得轰动效应。全国“露一手”表演赛不仅展现了少先队员爱科学,勤实践,多才多能的风采,而且向社会形象地宣传了劳动实践活动的主旨、作用及成果。

  标志之二:少先队教育日趋扎实、有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一直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内容,在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中,少先队又创造了许多主题鲜明的活动形式,在教育性及引导力上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从形象教育入手的学先进活动效果明显。100个学雷锋先进集体的表彰和万名“中国好少年”、“中国好儿童”,特别是第三届“十佳少先队员”的评选,在少先队员中和社会各界都产生良好影响。

  标志之三:基础建设的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工作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少先队的实力得到加强。全国少先队基础建设会议明确了基础建设的思路和标准,以坚持表彰达标地、市、县少工委及少先队红旗大队为抓手的达标创优活动,推动了基础建设的全面发展。

  标志之四:校外教育及活的领域的进一步开拓,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取得新进展。全国校外教育工作协会的建立和《校外工作》的创办,初步形成了校外工作指导网络,新型校外阵地的设立和校外队伍的加强,促进了校外工作的活跃。少先队组织正在成为少年儿童校外工作的主要指导者。

  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少先队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各级队伍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少先队工作迈上新台阶。面对新年度的工作和少先队的新发展,我们要继续从深化指导思想入手,认真学习纯清同志重要讲话,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争取新的胜利。

  二、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少先队的建设。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性转变。正是在这跨世纪的深刻变革中,我们面对机遇和挑战,为使少先队在未来取得战略主动,以强烈的紧迫感拟制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第一、实施《行动计划》,是少先队工作顺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改革主攻方向。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对少年儿童成长和少年儿童工作带来重大冲击。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包括少先队教育),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前,其自身的变革就更为紧迫。这种改革的重要性纯清同志已讲的很清楚了,那么为什么把实施计划做为主攻方向呢?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应试教育的着眼点是选拨尖子,大部分劳动者成为落选者、失败者,而素质教育着眼人的发展,少先队做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他的直接目标是培养亿万劳动者,必须深刻地认识一个现实,即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关键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的重要时期,当代的少先队员,将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成长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既然强调素质教育,素质的涵盖很广,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界定。日本对少儿提出六种素质:知识、道德、体质,还有环境、语言、社交。我们主要是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心理素质,而素质又是通过能力来体现的;我国少年儿童与世界同代人相比,最缺乏和急需增强的就是能力的不足。人在世上,一是要生存,二是要发展,这就必须具备能力,如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力等,少先队作为中国统一的少年组织,所开展的工作必须着眼于提高工作对象的素质和能力,而未来竞争将是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规划和开展工作。《行动计划》的目的和内容的设计,都是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出发,注重人的培养和实践环节,从技能训练入手,着力培养新一代健全的现代意识和适应未来的能力。应当说,这一《行动计划》的制定,顺应了时代要求和现代教育的发展,因而它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第二、实施《行动计划》,是发挥少先队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

  少先队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挑战集中表现在自身对于广大少年儿童的凝聚力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存与发展是当代少年儿童的主题,也是少先队组织所面临的极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是从我们的组织发展形式看,实行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的发展方针,对吸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组织的教育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工作方法及教育方式上缺乏相应的配套,致使一些地区的队组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回忆我们孩提时代,有没有红领巾实际上是一种进步与否的象征,同代人都是很费了一番努力才成为其中一员的,因此格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荣誉,时至今日,这种神圣的情感已相当淡漠,一些地方甚至要靠行政检查来督促带红领巾,这足以引起我们深思,如何使少先队组织既保持广泛的群众性,又能够发挥应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无疑要从完善内在激励机制抓起,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是从组织的活动内容和运行方式看,衡量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为检验标准,因此始终要坚持与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教育改革相同步。我们如果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就难以满足社会及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需求,就会脱离工作对象,削弱吸引力。按利益驱动的原则,我在组织之中满足不了自己成才要求,怎么能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呢?我们一些活动曾留下美好记忆,但当年的积极分子、现在的家长却不一定愿意他们的子女再象他们那样活动,这是值得重视的。从劳动实践这项主要活动的发展看,也急需注入新的动力。劳动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及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但任何一个好活动设计与提出的能否取得深入,就基层队组织而言,需要有可操作性;对少年儿童来说,需要持之以恒的动力因素,从而使他们心中有目标,不断追求进取;对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来说,也需要一个能够协调教育力量,统一教育指导的科学标准。因此,要使少年儿童教育更加系统,更加符合规律,建立稳定的有特色的奖励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迄今为止,少先队的所有奖励主要是面向少部分尖子,面向工作者,大部分少先队员于奖励无缘,这就迫切需要以孩子为活动主体,创造出具有权威性,并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相吻合,且能得到社会各方面所认同的奖励机制。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们即将推行的计划,着重于以明确的标志章和完善的奖励机制作保证,这不仅会为整个少先队活动提高水平注入动力,同时也将从根本上增加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三是从少先队工作运作方式看,往往活动过多,名目过繁,且更动过频,加上全国的“统一指令”,不仅增加了基层的忙乱,同时又影响了活动的规模、效应。针对这种弊端,《行动计划》总结以往活动经验,突出四个重点,形成了一个“拳头”,今后,少先队在一个口号下开展工作,更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规模性,势必为推动整体效益起到作用。

  第三、统一认识,真正把工作重点与实施计划协调一致起来。

  实施行动计划是队的根本所系,它不仅是少先队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而且是一项需要多年坚持,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其含义,科学地实施其要点。根据讨论情况看,当务之急的是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面向未来与立足现有条件的关系。由于整个计划着眼于未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综合少先队传统活动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活动,这为少先队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在特定阶段的经济、教育的发展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实施计划进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地进行,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工作的要求和重点上可以不尽相同。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同一般学校、经济发达地区同老少边穷地区都应有所区别,有不同起点。但实施计划则是共同的战略方向。我们在标准制定和操作方法上,将注意分类指导,且希望各地因地制定创造出经验来。

  ——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行动计划》侧重于少年儿童的能力培养,在这种能力培养训练过程中,必须通过教育渗透来完成,少先队教育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活动来实现的,活动越生动活泼,教育的渗透力就越强。《行动计划》突出的重点活动,都是少先队长期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传统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其结果必然将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活动结合起来,成为整个少年思想教育的有机载体。同时我们在导向上将注意从定章定标中,突出基本道德、爱国主义……等内容,以此来加强思想教育。

  ——重点工作与全面工作的关系。实施《行动计划》是少先队工作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少先队全局工作的主攻方向,《行动计划》的内容涉及少先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但又不包括全部工作,所以诸如学赖宁、学纲要、队知识教育等日常工作,没有专门列出来,但这些工作,又是《行动计划》得以实施的基础和着眼点,我们在重点推行计划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以保证有坚实的基础。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少先队工作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9-85年是恢复阶段;85-90年以学赖宁活动为标志进入活跃阶段;91年至今,是少先队进入系统改革发展阶段,在我们为发展前景和新的突破而振奋时,应该看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长期改革延续,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以高度责任感,推动事业发展。

  三、精心组织,推动《行动计划》的实施。

  1、试点先行,探索《行动计划》实施的途径。作为关系少先队的战略发展的《行动计划》,需要统筹规划部署,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运作。整个计划实施的措施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重点活动部分,这实际上是少先队优秀的传统活动的集中,在《行动计划》里将其归纳、系统起来,目的在于形成拳头,形成合力。这部分各地可先期进行;第二部分是奖章体系和奖励机制,这需要同教育部门共同探讨论证,需要认真设计筹划。全国少工委本着稳妥扎实的原则,首先集中精力深入调查,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也将作专门研究;同时与上海少工委、广西、北京、广州等地联合抓好试点,拟于6月召开现场会,观摩交流试点经验,尔后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铺开。根据这个思路各地要抓紧理论探讨,统一思想,培训骨干,把准备工作做扎实。对于《行动计划》中涉及的一些具体活动和正常工作,要发挥主动创造精神,抓出成效来。

  2、重点突破,以“五自”活动推动劳动实践活动的深化和《行动计划》的实施。自我教育能力是人自身发展的基本能力,这是自觉主动地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行动计划》最重要的内容在于培养队员自我教育能力。因此首先开展“五自”活动。“五自”是《行动计划》所提出的“四个能力”的具体化,是今年劳动实践的主项活动。组织好这项重点活动,实际上是实施计划的先期行动。对此:一是发挥队员的自主性,让其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自信心。二是着眼活动的广泛性,做到队队有活动,人人有行动,引导少先队员从中得到提高;三是注重实践性,引导队员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四是加强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五是精心设计活动,组织竞赛,促使活动深入。在明年建队日举办的电视决赛中,全国少工委将对参赛获胜队员首次颁发技能奖章和组织奖,以激励广大队员参训成才的积极性;六是建设基地、打牢基础,扩大活动成果。少先队的劳动实践基地的建立与发展,要坚持教育实践的原则,坚持建、管、用统一的方法,使其符合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和教育实际,紧密配合少先队教育发挥作用;使其提高利用率,组织队员参与管理,形成章法;使其确立渐进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地深化发展。全国少工委将于明年11月再次表彰劳动实践活动达标基地。总之,在这一活动的展开中,要既鼓励每个队员积极投入,又体现所有队组织的积极参与;既体现队员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又体现队员对生活、劳动、服务、创造等基本技能的掌握;既促进基层活动的步步深入,又体现全国及各省活动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

  3、因地制宜,把握工作节奏和布局。明年时值建队45周年,是少先队喜庆的日子,在这种热度中,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要把握工作布局,合理调整部署,不能把战线铺得太开,以致分散了力量。当前活动很多,以致基层压力很重,要明确什么是主导活动,必须全面展开和全力抓好;什么是兼顾工作,要局部展开;什么是配合工作,什么是日常工作,合理地协调。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将来全面施行《行动计划》,也要分清主次,不是各类活动齐头并进。当前,就是要把握工作重心,始终围绕“五自”活动展开工作;在具体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要特别注重同整个计划的实施相衔接,及时总结经验,探索方法。

  四、以实施《行动计划》为龙头,带动少先队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计划”是少先队寻求新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光荣艰巨的宏伟工程,须以少先队的整体实力为支撑,为顺利推进重点工程,全面实现整体目标,少先队的整体建设和全部工作也必须围绕《计划》的实施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础。顺着老袁提的再明确几条:

  1、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加强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计划及全部工作得以实行的“舞台”,计划的活动和动力都是在健全有力的组织保证之上实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充实队的基础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也因某些价值取向的转变,对工作队伍的思想造成冲击;《行动计划》的推进,既为基础建设提供了乘势而上的契机,又为基础建设适应工作发展迈上新台阶提出了更高标准,所有这些都要求基础建设有更大的动作。当前,首先是理直气壮地坚守阵地,少先队工作机构是“半壁江山”的指挥机关,巩固和加强少先队工作部门,是我国重视和加强基础教育的客观需要,我们要广泛宣传克强同志、纯清同志的有关指示,把机构健全起来;其次是对资源配置中的队伍流动要有足够认识,在争取政策巩固队伍的同时,还要按《计划》的内容要求进行培训,通过提高基层队伍和组织者的素质来推进《行动计划》落实。

  2、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少年生存与发展的广泛需求,开辟工作领域和服务领域,推进社会化进程。推行《行动计划》的目的在于提高少儿的综合素质,而开放教育和注重实践性是这一《行动计划》的基本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校内校外并重的原则,把工作领域覆盖整个校内、外。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改善训练基地的条件;延伸社会手臂,扩大培训师资的力量,借助社会力量为少年儿童参与活动提供良好保障。

  3、改进运作机制,用办事业的方式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整个《行动计划》都是以活动为载体的,而开展活动正是少先队的“拿手好戏”,我不担心活动难开展,而是忧虑重蹈以往活动的不足之处。我们过去有的活动产生了很好的效应,现在回想起来印象还很深,但对社会对组织却没什么积累,以至一些活动是在同一水平的循环重复,我们的一些运动战打得不错,但缺乏巩固的阵地,缺乏一些能连续、长期起作用的活动载体和机制。我们强调要用办事业的办法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就是要改善运作机制,不断为队的工作发展创立基业。

  同志们,最近党中央将推出一系列加快改革的重大举措,这势必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也将为少先队事业创造新的环境,我们正是适逢其时,大有作为,让我们振奋精神,不断开拓,促进少先队事业的新发展。

(责编:潘语涵)